食品加工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目录
一、 专业名称及代码 1
二、 入学要求 1
三、 修业年限 1
四、 职业面向 1
五、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1
( 一) 培养目标 1
(二) 培养规格 1
六、 课程设置及要求 3
( 一) 公共基础课程 3
七、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9
八、 实施保障 11
( 一) 师资队伍 11
(二) 教学设施 11
(三) 教学资源 13
九、 毕业要求 15
十、 附录 15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食品加工工艺专业
专业代码: 690101
二、入学要求
应届初中毕业以上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主要面向高星级酒店、高级度假饭店、中高档餐饮企业、食品烘焙连锁企业 等前厅服务、烘焙制作、蛋糕裱花、甜品制作等工作。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 具备与食品专业相适应的文化知识,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掌握食品专业的 基本知识、基本工艺技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能从事食品及相关 领域内的生产加工、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 型人才和门店管理服务型人才。
(二) 培养规格
本系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 (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 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思想道德修 养和马列主义理论基础,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具有较强的科学文化素质修养,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 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熟悉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专业能力,能够进行
产品开发、制造和维护;
4 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 掌握必需的语言艺术、外语、计算机应用、西点美术等专业基础知识;
2 掌握西式面点的相关知识,完成中高级西式面点师的技能鉴定的理论
和实作;
3 掌握中式面点的相关知识,完成中高级中式面点师的技能鉴定的理论 和实作;
4 掌握主题产品设计的相关知识,能根据各种要求设计不同的主题展会, 并能组织实施和完成相应的现场设计与布置;
5 掌握计算机常用软件,具备现代办公软件操作能力;
6 掌握食品营养学的相关知识,能够进行食品营养搭配的能力以及运用 食品营养学设计产品能力;
7 掌握食品原料学的相关知识,能够具备原料甄选与鉴别的能力以及原 材料管理能力,了解原材料管理知识;
8 掌握咖啡调酒制作技术,具备软饮料制作能力;
9 掌握甜品制作工艺知识、蛋糕制作工艺知识以及面包制作工艺知识, 具备甜品制作技术能力、蛋糕产品创新能力和面包产品开发能力,能够自主制 作和研发产品,具有产品开发方法与生活理财的能力;
10 掌握饼干制作工艺知识、点心制作工艺知识并了解食品机械设备原理、 选型和操作,具备果蔬贮运与加工能力
11 掌握部分食品机械设备选型和操作能力且具备食品质量安全及管理规 范能力;
12 掌握演讲与口才方法技巧知识,具有一定演讲能力以及产品销售能力;
13 掌握产品销售知识以及烘焙门店经营管理知识,具备烘焙门店经营管理能 力;
14 了解食品安全管理技术、食品包装技术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
3.技能知识:
1 掌握面包的五种基本形状;
2 掌握裱花模胚、裱花等基础技能;
3 掌握基础中式面点制作手法;
4 掌握经典软饮料的制作。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 (技能) 课程
(一) 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心理健康与 职业生涯 | 指导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 况确立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 | 36 |
2 | 职业道德与 法治 | 注重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 成,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 | 36 |
3 |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 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 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建设。 | 36 |
4 | 哲学与人生 |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 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观点, | 36 |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能利用哲 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 |||
5 | 语文 | 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语言和文字 表达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 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 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 平。 | 198 |
6 | 数学 |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 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 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 实际应用等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 数学素养,为学习专业课和继续学 习打下基础。 | 144 |
7 | 英语 | 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 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 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 力; 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 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 | 144 |
8 | 计算机基础 | 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 操作系统的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 件的使用和演示文献处理软件的使 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 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 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 | 144 |
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信息获取、 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 | |||
9 | 体育与健康 | 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运用所 学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参与 组织体育展示和比赛活动,提高体 能和运动技能水平。 | 144 |
10 | 公共艺术 | 通过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 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美术美的 过程,激发学生对音乐和美术的热 爱,提高生活品质。 | 36 |
11 | 红色文化 | 红色文化课程是学校根据所在地自 主开发的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的爱 国主义精神,了解中华民族的革命 历史传统,树立和培养学生正确的 理想信念。 | 8 |
12 | 历史 | 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 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 展,使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 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 统,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 史智慧,开阔视野,增强历史洞察 力和历史使命感,使学生在学习科 学文化知识过程中, 自觉加强思想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 | 36 |
13 | 物理 |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 基础学科 ,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 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物理 学基于观察与实验 ,建构物理模型 应用数学等工具 ,通过科学推理和 论证 ,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体系。 | 45 |
14 | 化学 | 化学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化学或 科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 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 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 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核 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是 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 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 | 45 |
15 | 劳动课 | 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 要途径,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 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在劳动 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义务教育劳 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 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 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 | 24 |
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 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 的劳动品质。 | |||
16 | 形体 | 使学生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知 识、基本技术、基本能力。提高学 生对形体美的鉴赏、表现和创造的 能力。能将形体语言恰当运用于实 际工作。 | 18 |
17 | 礼仪 | 通过礼仪学科学习,提高学生 的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 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 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 | 18 |
18 | 书法 | 通过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练习 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审美能力和 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学生对汉字 书法的鉴赏能力;结合书法与传统 文化,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 36 |
专业课程:根据项目的情况适当增减
1.专业基础课
序号 | 课程 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美术 | 通过本课程,学生能拥有一定的鉴美能力和 能够合理色彩搭配的技能,能画简单地简笔画, 能够食物摆台合理美观。 | 144 |
2 | 食品 营养学 | 通过本课程,学生能够掌握食品营养学的一 些基本知识,能够将其应用在产品配方设计里。 | 72 |
3 | 食品 化学 | 主讲食品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在食 谢等。具有相关食品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 72 |
4 | 门店 管理 | 本课程是食品加工工艺专业的专业限选课 程。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全面掌握门店营销学的基本 理论、烘焙门店营销最新研究成果,解读门店从业者 总结和借鉴营销的成功经验,并加以一定案例分析 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 | 144 |
5 | 普通话 | 本课程是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和方法 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普通话的基本知识,普 通话水平测试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 自己普通话发音存在的问题,掌握普通话练习和提 高的方法,并通过大量的训练获得普通话口语表达 的基本技能,克服不良发音习惯,养成正确发音习 惯。 | 72 |
6 | 形象 塑造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良好职业形象的 意义,并掌握空乘应具备的职业礼仪及形象素养,通 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授学生们掌握妆容、发型及服 装的塑造标准,仪态和语言的基本要求,并能灵活 运用到工作服务中。 | 144 |
2.专业 (技能) 方向课
序号 | 课程 名称 | 主要教育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烘焙 制作 |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学到面包加工等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面包加工的工艺设计、 加工操作等,并具备将单项技术进行组合创新的 能力,同时,获取信息、语言表达、组织协调、 团结协作等综合职业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 360 |
2 | 裱花 制作 |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蛋糕的基本 原料、主要配料及功能;掌握各类蛋糕的配方与 制作工艺。 | 360 |
3 | 甜品 制作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学会甜品制作 的基本技能,掌握甜品制作的相关理论知识,掌 握甜品制作所需材料及用料特点。并能根据各款 甜品进行创新装饰和包装。 | 360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期 | |||||
1 | 2 | 3 | 4 | 5 | 6 |
公共基础课 | 2 | 36 | 36 |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2 | 36 | 36 | ||||||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 2 | 36 | 36 | ||||||
哲学与人生 | 2 | 36 | 36 | ||||||
语文 | 12 | 198 | 42 | 40 | 38 | 42 | 36 | ||
数学 | 8 | 144 | 30 | 28 | 32 | 28 | 26 | ||
英语 | 8 | 144 | 32 | 28 | 30 | 28 | 26 | ||
计算机基础 | 8 | 144 | 30 | 28 | 32 | 28 | 26 | ||
体育与健康 | 8 | 144 | 30 | 28 | 32 | 28 | 26 | ||
公共艺术 | 2 | 36 | 18 | 18 | |||||
历史 | 2 | 72 | 18 | 18 | 20 | 16 | |||
生活技能 | 4 | 36 | 18 | 18 | |||||
形体 | 2 | 18 | 18 | ||||||
书法 | 2 | 36 | 18 | 18 | |||||
化学 | 2 | 45 | 25 | 20 | |||||
物理 | 2 | 45 | 20 | 25 | |||||
红色文化 | 2 | 40 | 8 | 8 | 8 | 8 | 8 | ||
礼仪 | 2 | 18 | 18 | ||||||
劳动课 | 1 | 24 | 6 | 6 | 6 | 6 | |||
小计 | 63 | 1288 | |||||||
专业 基础课 | 西点美术 | 2 | 144 | 72 | 72 | ||||
门店管理 | 4 | 144 | 72 | 72 | |||||
形象塑造 | 2 | 144 | 72 | 72 | |||||
食品化学 | 2 | 72 | 72 | ||||||
普通话 | 2 | 72 | 72 | ||||||
食品营养学 | 4 | 72 | 72 | ||||||
小计 | 16 | 648 | |||||||
专业 技能课 | 烘焙制作技术 | 4 | 360 | 72 | 288 | ||||
裱花制作技术 | 6 | 360 | 360 | ||||||
甜品制作技术 | 12 | 360 | 180 | 180 | |||||
小计 | 22 | 1080 | |||||||
综合实训 | 6 | 108 | 36 | 36 | 36 | ||||
入学教育及军训 | 2 | 30 | 30 | ||||||
认识实习 | 1 | 30 | 30 |
跟岗实习 | 3 | 144 | 144 | |||||
顶岗实习 | 32 | 540 | 540 | |||||
小计 | 50 | 852 | ||||||
合计 | 151 | 3868 |
八、实施保障
(一) 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 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食品加工工艺专业教师共计9名,其中专任教 师9名,专业教师9名,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
食品加工工艺专业师资队伍 | |||
类型 | 职务 | 人数 | 备注 |
专业教师 | 专业负责人 | 1 | 1 |
骨干教师 | 2 | 2 | |
专业教师 | 3 | 3 | |
专业基础课教 师 | 3 | 3 | |
兼职教师 | 企业技术教师 | 1 | 1 |
专业专家教师 | 2 | 2 |
(二) 教学设施
食品加工工艺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
项目 | 具体内容 | 实践项目 | 备注 |
校内 | 烘焙坊 | 面包制作 |
西点屋 | 蛋糕以及甜品制作 | ||
裱花实训室1 | 蛋糕以及中式面点制作 | ||
裱花实训室2 | 蛋糕以及饼干制作 | ||
校外 实训室 | 蒲公英 | 现烤、前厅服务 | |
卡拉多 | 现烤、前厅服务 |
(三)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所 需的教材、图书文献及数字教学资源等。
1. 教学实施所需教材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专业 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 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 图文文献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 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有关食品加工工艺技术、方法、思维以 及技能操作类图书,管理、营销和文化类文献等。
3. 数字教学资源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 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 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
本专业教学安排坚持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融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兼顾、 结合各地区办学特点,可选择烘焙制作、裱花制作、甜品制作三个专业技能方向 有针对性地培养、系统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1. 公共基础课
课程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教学方法改革,部分单元可考虑与专业 结合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联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教学以行动导向理念为指导,校企共同开发教学项目,通过重复步 骤、不重复内容,完成由简单到复杂的企业实际案例的学习性工作任务按照理论与 实践一体化的要求组织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 教学法注重实践操作,运用小组合作、成果展示、技能比赛等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 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态度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将文化基础课相关知识与专业训练 相融合,注重知识的应用。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的工作过程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注意吸收食 品行业企业参与,校内校外评价结合,食品专业相关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结合。 过程性评价,应从情感态度、对应技能方向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在 救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性评价应从完成项目的质量、技能的 熟练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学习的课时、学习过程的 参与程度、过程成果、技术操作与应用。结果性评价内容包括:分小组汇报总结, 上交项目实施报生,汇报演讲、项目答辩考核成绩等:终结性评价内容包括:技能 课程成果、综合实训成果和顶岗实训成果三部分考核评价应纳入一定的食品企业专 业人员评价 (课堂成果、顶岗实习评价) 各阶段评价还要重视对学生遵纪守法、 规范操作等职业素质的形成,兼顾对节约意识、网络安全意识的考
核 |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 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 灵活性、可实行工学交替等弹性学制。要合理调配专业教师、专业实训室和实训场 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 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定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提高教学质 量。
九、毕业要求
(一) 学生通过2、5年理论学习加0、5年的顶岗实习时间,须修满3230学时 186学分,完成课程规定的教学活动,毕业时应达到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 求。
1. 在校期间应考取“1+X”研学的相关证书。
2. 顶岗实习需取得企业颁发的实习合格证书。
3. 毕业时,所有的课程都应达到合格。
十、附录
无